空氣凈化器測試艙是評估凈化器潔凈空氣量(CADR)、污染物去除率等關鍵性能的核心設備,其測試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產品評級與市場準入。在諸多影響因素中,測試艙的氣密性是確保實驗數據可靠性的基礎條件,一旦存在泄漏,將對檢測結果產生系統性偏差。
測試艙的氣密性不足,意味著艙體與外界存在非受控的氣體交換。在進行CADR測試時,標準要求污染物在封閉空間內被凈化器循環處理,通過濃度衰減曲線計算凈化效率。若艙體存在微小縫隙或密封不良,污染物可能逸出,同時外部潔凈空氣可能滲入。這種非預期的空氣流動會人為加快艙內污染物濃度的下降速度,導致測得的凈化效率虛高,CADR值被高估,從而錯誤地提升產品性能等級。
此外,氣密性缺陷對不同污染物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。例如,甲醛、苯等氣態污染物分子較小、滲透性強,更易通過微小縫隙擴散,其測試結果受泄漏影響更為顯著。而PM2.5等顆粒物雖不易穿透,但艙體負壓或正壓波動仍可能引起氣流擾動,影響顆粒物分布均勻性,進而干擾激光粒子計數器的采樣準確性。
為評估氣密性影響,通常采用示蹤氣體衰減法進行驗證。向艙內注入惰性示蹤氣體(如SF6),在無凈化器運行條件下監測其濃度變化。理想狀態下,濃度應基本保持不變;若觀察到明顯衰減,則表明存在泄漏。國際標準(如AHAM AC-1)明確要求測試艙在試驗期間的自然衰減率必須低于規定閾值(如0.03 h?1),否則測試無效。
綜上所述,空氣凈化器測試艙的氣密性是保證空氣凈化器性能檢測真實、公正的前提。實驗室應定期開展氣密性檢查與維護,選用高密封性材料,優化門封結構,并建立標準化的泄漏檢測流程,以確保測試數據的科學性。